<
    “这几日关中消息纷乱,元直可曾听闻?”

    “未知司空所说是哪一桩。”

    陈群留意地看了徐庶一眼。

    比起他这等劳心劳力,鬓发早白的人,徐庶自弃刘备而就魏王以来,仍不改名士做派,只懒散度日,因此官职也迟迟停在郡守之位上不曾升迁。

    也因此,这位五十余岁的颍川名士容貌保养得极为年轻,望过去仍是四十上下的儒雅文士,看得陈群不由得心生了几分羡慕和嫉恨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蜀相诸葛孔明事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个啊,”徐庶伸出筷子,漫不经心地戳中了一条烤鱼,而后细细的将一面鱼肉从鱼骨上分离开,“听说刺客那般精细谋划,想来除非天命在蜀,否则孔明难逃一劫吧。”

    听到“天命”两个字,老司空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“难道元直认为,天命在蜀?”

    “在下才疏学浅,不过一庸人,哪知什么天命。”徐庶夹起了那片烤鱼,蘸了蘸酱汁,“司空竭忠尽职,堪为治世之才,于天命事上自然比在下更有见解。”

    大概是年纪真的大了,经不起气,陈群虽反复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止住怒气,却还是止不住的冷笑,“我虽不才,可叹诸夏侯曹不成器者更甚!若天下世家不能齐心协力,共抗蜀逆,将来有何面目去见魏武王!”

    陈群怒气填胸的模样并未影响到徐庶的食欲,他仍将那条烤鱼安安稳稳的吃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天下世家亦不过如此。”徐庶道,“司空何必强求,况且……”

    他看了这满目憔悴的老人一眼,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司空究竟是为魏武,还是为颍川?”

    这两者之间,难道是有区别的吗?

    陈群愣了。

    这两者自然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徐庶却不愿讲话讲得更加明白刻薄,他端起一盏浊酒,慢悠悠向唇边,思绪却不由自主飘得极远,想起隆中时屋外狂风暴雪,屋内三两好友对饮开怀时,那位朋友年轻的模样。

    他总不至于陷入这种困境中。

    虽不至于陷入这种世家与皇权取其一的困境中,但诸葛亮也在面临其他的困境。

    蒋琬与杨仪离开后,这座别院里只剩下这对夫妻,以及一群仆役婢女。

    丞相心绪难得如此放松,因而观赏一番雪景后,便决定趁着夜色,去汤泉中沐浴一番。

    这一池汤泉隐于山石之后,景色清幽,无人打扰,正适宜静下心来,思考伐魏之事。

    尽管暮色苍茫,雪落未停,这座庭院却温暖如春。

    这大概也是阿迟的法术,反正这是她购置的别院,想怎么改造都成,他不怎么认真的想……只要她别在汤泉里作法就行。

    他这样想的时候,忽然感觉空气扭曲了一下。

    或者更准确点说,那影影绰绰的,不远处的楼阁上透下来的光……扭曲了。

    在一片光怪陆离之中,阿迟凭空走了出来,正站在温泉水面上。

    她只穿了一身极轻薄的小衣,若说是准备来泡汤泉,他倒也能理解。

    但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,她左手拎着的那只香炉,右手提着的一袋干草……又是作何用途。

    当然,比起这个,更严重的问题是,阿迟似乎完全没想到他会在汤泉里。

    灯火昏暗而不分明,或者她根本没看清是他,就只是发现汤泉里坐着个男人。

    因此她尖叫了一声,手一滑,那只看着就无比沉重的铜制香炉扑通一声砸进了水里,溅起了一大片的水花。

    大汉丞相平静地抹了一把脸,觉得自己还是回相府批公文更适合养伤一些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卡……卡那个啥了……明,明天也许……感谢在2021-02-04 20:34:19~2021-02-05 20:23: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脆脆鱼 2个;源起、枣様 1个;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lan 25瓶;时宜 10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第138章 第九章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雪停了, 春天的脚步近了。

    铜雀台建成时似乎也在一个春天,不过是建安十五年的春天。

    曹植的《铜雀台赋》里,详细描绘了铜雀台下, 万物复苏, 一片春光的美丽景象。

    临漳水之长流兮,望园果之滋荣。

    仰春风之和穆兮,听百鸟之悲鸣。

    但又是一个春天,邺城世家却没什么心思赏玩春景。

    因为除却春天, 诸葛亮的脚步也近了。

    不需要多老练的斥候探马便能探查到蜀军运粮动向,这一个冬天, 蜀军一直在不断的向弘农前线运粮,现下魏国人所需要猜测的, 只有蜀军究竟何时出兵,而大都督曹真又能抵抗到何时了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, 陈群也很关心。

    他三番五次派遣最好的医官去洛阳照看,但每一名医官带回来的消息都不甚乐观。

    魏国不得不做出最坏的准备,宗室名将已大多凋零, 若曹家最后的这位名将不久于人世,他们还能仰仗谁?

    婢女不晓得主君的忧愁,悄悄走到角落里,打开香炉, 添了一把那几年暮春时节,制香名家所调制出的香料。里面除了世家用惯的几味名贵香料外, 还添了些薰陆、甘松与占糖, 香气甜美, 沾染在夏侯泰初那般光彩照人的美少年身上, 妇人遇者, 莫不连手共萦之。建威将军贾逵曾笑言,见到夏侯玄这幅模样,便知《摽有梅》作何解,从此这份香料便有了“摽有梅”的美称,意指闻到它便会让人想起春心萌动的美丽少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