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6b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考科举 > 第181节
    考过试的人都知道。

    住宿的环境确实众人,但住宿距离考场近,才是第一要素。

    郭夫子满意道:“你们做得很好,多亏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学弟们住的好,便能考的好,说不定能留在府城跟我们作伴呢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都是同乡,大家都作伴的好。”

    纪元听着,却又听出其他缘由。

    私下雷捕快低声道:“是因为正荣县的名声,他们容易被人嘲笑,干脆不社交了。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正荣县的名声?

    雷捕快只提了几个词,纪元便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出秀才的比例最高。”

    “酸诗狎妓。”

    纪元扶额,谁能想到会是这样啊。

    头一个,正荣县出秀才的比例极高。

    别的县十人能中一个。

    正荣县前年十中七,去年十中四,都远超其他地方。

    自然被别的地方记恨。

    毕竟你考上了,别人就会落榜。

    第二个,李耀众惹出来的荒唐事。

    其实单这件事就罢了。

    加上前面让人嫉妒的超高录取率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错处,还不狠狠嘲笑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李勋等人只好抱团取暖。

    再说,他们知道正荣县县学什么氛围,肯定喜欢当初的场景。

    所以让学弟们过来得多些,他们人也多些。

    府城确实繁华,府城也确实复杂。

    纪元他们来府城之前都见识过了。

    郭夫子显然早就知道这些事,并未说过,怕让大家不好受。

    现在到了地方,有些事也可以慢慢讲,正荣县十二个学子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蔡丰岚道:“嫉妒之心实在可怕。”

    李锦也点头。

    纪元同样这么想,可这会不是理这些事的时候:“既然是嫉妒咱们考中秀才的多,那我们索性再努努力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他们就只能说酸话了。”

    对正荣县县学,纪元肯定有感情。

    那么好的同窗,那么好的夫子博士,教谕对他们更是好。

    单他自己,都受过不知多少次照拂。

    之前跟钱飞李廷他们诈出县城张家三百两银子,这事都能给摆平。

    还有他跟纪三叔一家打官司,县学众人出了不知多少力。

    听到有人说他们学校,纪元不生气那真的是圣人了。

    不对,圣人也要气的。

    但纪元又多了分理智,继续道:“好好考试,才是最好的还击。”

    没错!

    好好考试!

    他们一定会考个好名堂的!

    李勋身边的人忍不住道:“你说得还真没错,别看他年纪小,却是许多人的主心骨。”

    纪元一直都是这样。

    他身边同窗年龄都比他大,却会本能地信赖他。

    学问这事可以学。

    但这种气质,却十分难得,似乎为天生的领导者一般。

    十二个学子被鼓舞出气势。

    考好!

    他们一定会考好的!

    一时间,对府城的繁华统统抛到脑后,先学吧,学好了再说。

    众人休息到中午,下午便安心读书。

    十二个学生,四个人一个房间,全都埋头苦读。

    这酒楼别县考生路过,脚步都轻了些。

    听说这是正荣县的考生,脸上露出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原来是他们了,都是一群读书不要命的人。

    这样的对手有些过于可怕。

    算了,他们也去读吧。

    再不读,真的要考不过府试了。

    还有八日,就到四月初八,就是府试的日子。

    能不能当秀才,能不能有功名,就看八日后了。

    除了学习之外,郭夫子跟李勋还把打听过来的消息告诉大家。

    建孟府下共计十九个县,各县的考生不一,大多在四五十左右,多的有七八十。

    所以此次府试的考生至少有一千两百人。

    而此次能通过府试的人数早就确定,只有一百二十个名额。

    这一百二十名额还会分为甲乙丙丁。

    前三位甲。

    第四到二十为乙。

    二十一到五十是丙。

    剩下的全都丁。

    这个名次关乎举荐,关乎朝廷发的俸禄,还关乎是否可以入府学。

    举荐是在很早之前的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读书人少,秀才也能举荐做官。

    如今这项基本废除,便是举人都要等着官做,谁还管秀才。

    俸禄是实打实的。

    府学更是好上加好。

    正荣县县学有两位举人夫子,已经很厉害了。

    府学却是有进士做博士,还不止一个。

    便能看出其中区别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距离纪元他们还远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只要能考进前一百二十名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从至少一千二百人里考进去。

    看似是十进一。

    但李勋那边又打听来消息,今年许多地方过县试的人多,估计真正的要考府试的人数,在一千六左右。

    一千六进一百二,实际是十三到十四个人,才能录取一人。

    能过来考试的人,都是考过本县学生的。

    考过他们之后,还要过五关斩六将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之后,十二学子只能更加用功读书。

    郭夫子跟李夫子也不出门,只在客房坐着,方便学生们来问问题。

    李勋等几人也专门过来,特别是府试前几天,反□□学也因为考试的事放假了,他们过来给学弟们答疑。

    正荣县这边的举动,引起不少人的关注。

    都说江浙学子爱抱团。

    怎么他们正荣县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学弟们爱学,学长们还愿意教。

    这把不少县的学生羡慕得不行。

    他们夫子们没能过来,现在只能靠自己学。

    反观人家,夫子这个时候还在教。

    真是同人不同命。